【资料图】
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讯(通讯员 张明坤)2月27日,在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东庞矿机修厂分拣中心,几个“淘客”正麻利地翻罐、捡拾、分类……
“这些在别人眼中的‘废物’,经过我们的分拣、修复,摇身一变又可以服役于矿井生产的各个环节。”分拣中心主任郑海清边说边拿出台账估算,“今年前两个月大约能节约100多万元。”
积水成河,聚沙成塔,该矿持续发扬“勤俭持家”的优良传统,切实扎紧成本“口袋”。由分拣中心将井下送来的废旧料分成标准件类、机加工件(非标)类、金属类、旧皮带、橡胶类、坑木类、废钢丝绳等七大类,再根据使用程度开展整形、除锈、调试、喷漆等维修工作,让废旧料“二次上岗”。对于报废的材料,则通过“大改小、长截短”方式,把部件上的管材、钢板、圆钢等材料再次分割成可重复使用的物料,真正将废旧料“吃干榨净”,千方百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。
与此同时,该矿抓好生产一线材料管控,积极发挥井下物资回收站和设备维修站作用,对采区回收的旧锚杆、托盘等材料直接在现场加工修复转用,省去设备解体、运输、升井等环节,节约成本。
“省下的就是挣下的”,在东庞矿每位职工的心里有了一本经营账。瓦斯抽放区建立埋线管、三通等回收复用台账,专人负责统计、管理,今年已节约资金2000余元;开拓三区建立健全井下旧料、工作面余料回收、修复、再利用集散制度,对回收的物料配件进行严格分类挑选,最大限度减少新材料、新配件投入;北井钻机队青年突击队,对井下回收上来的注浆缸,进行拆解、配型号重组、剔除缸体内水泥等工作,累计修复7个注浆缸,节省成本5万余元……
“我们将进一步倡导厉行节约、变废为宝的理念,千方百计从废旧物资中淘金,推动矿井降本增效。”该矿主管经营的副矿长孟海生说。